河南眾品食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,是*從事農產品加工、食品制造、食品技術咨詢服務的生產性服務企業,主要產品及服務包括冷鮮肉、低溫肉制品、預制品、油脂產品和食品安全技術服務咨詢。公司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行業前三位,先后獲得首批農業產業化*重點龍頭企業、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范企業、全國新農村建設百強示范企業、*豬肉加工分中心、中國肉類行業突出貢獻企業等榮譽和資質,擁有CNS認可實驗室、*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*企業技術中心等科研平臺。
近年來,公司定位于中國生鮮食品產業鏈服務商,秉承開放共享、創新創業、共生共贏的理念,通過“互聯網+”,構建現代產業體系,推動企業由過去的加工制造業向現代生產性服務業轉型。
一、“互聯網+”現代農業,構建現代農牧產業體系
公司通過“互聯網+現代農業”,整合養殖產業鏈相關資源,打通*產業和第二產業,構建1.5農牧服務產業平臺,為種植戶、養殖戶提供線上交易、行銷信息、數據分析、技術指導等增值服務,并基于線上交易數據,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。2015年以來,累計為養殖戶、經紀人提供資金支持16億元,從而提高了農牧產業生產和銷售的*化水平,帶動新生代和新農人改變傳統的農產品生產和流通方式。在對養殖基地管理上,利用物聯網技術,實施記錄生產過程,建立生豬產業鏈數據庫,對生豬養殖環境進行檢測,實現農產品的質量追溯,確保源頭安全與品質。
二、“互聯網+”協同制造,構建生鮮食品服務產業體系
公司通過互聯網+食品加工制造業,深化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,實現了在線作業裝備運營分析、故障預警、質量診斷、遠程維護,提升了生產裝備數字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一是個性化定制,柔性化生產。公司利用在線交易數據,對消費市場和購買習慣進行分析預測,縮短新品上市周期;根據用戶個性化需求,從產品個性化*設計、生產加工到供應鏈管理實現了柔性化。目前,公司在大中原和華東、華北、東北的9個加工制造業基地實現了信息化和工業化的全面融合,生豬加工能力930萬頭/年,肉制品綜合加工能力15萬噸/年,副產品綜合加工能力3萬噸/年,擁有冷鮮肉系列、肉制品系列、綜合加工系列、預制品系列等產品1200多種,同時根據用戶需求,提供定制化產品解決方案。
二是構建C2B生鮮供應鏈管理模式。在國內構建360個食品集采分銷服務平臺,現已覆蓋170多個城市;以OEM方式整合產能16萬噸/年;全球采購平臺分布于19個*,擁有9個進出口資質,是河南進口肉類指定口岸運營單位。通過360集采分銷平臺與境內外供應商聯動,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產品解決方案;為制造商、供應商提供生產規劃,定制*、定向加工等系統化增值服務。
三是構建鮮咨達技術咨詢服務平臺。一方面依托公司的*企業技術中心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CNAS認證實驗室、*豬肉加工*分中心等科研力量,另一方面鏈接高校、院所等資源,為供應商、生產商、平臺入駐商、*商、分銷商、零售商等提供質量診斷、食品追溯、檢驗檢測、技術應用、產品開發、標準培訓等全流程技術咨詢,食品安全管理等一站式解決方案。為確保交易商品的品質和安全,公司依托鮮咨達技術平臺,建立供應商資質認證體系,對入駐平臺的供應商進行資質認證,對交易產品進行品質檢驗;通過物聯網技術應用,監控供應鏈各環節的產品狀態,完善溯源流程。
三、產業戰略互動城市戰略,龍頭企業凝聚龍頭產業
公司通過實施“互聯網+”行動計劃推到“圍墻”,將傳統加工制造業基地升級為園區、平臺,以集團公司為背書,共享園區人才、信息技術、技術標準、電子商務、供應鏈金融、人才、食品安全等高端資源要素,帶動區域食品產業轉型升級,聚集新型產業,提升農產品附加值,推動區域經濟發展。目前,園區已成為鮮活農產品、生鮮食品本地的配送中心、區域的分撥中心和鏈接全國的物流結點,成為區域調整農業結構和發展生鮮食品產業的依托。
公司通過產業鏈帶動養殖場、養殖戶15萬戶、種植戶3.2萬戶、農村經合組織和家庭農場630個,累計培訓農民和農村經紀人30萬人次。
李克強總理在視察公司期間及國務院常務會議上,多次提到公司的創新創業、轉型升級。“*的號聲,在這里聽到了炮聲,而且是連環炮,排子炮。” “在這里發現了新模式、新業態,這是世界潮流,你們是時代的弄潮兒。” “大企業的‘雙創’大有可為,空間無限,希望大企業和小微企業并肩同行,共同支撐起中國經濟的藍天”。
在今后的發展中,我們將把握互聯網+發展趨勢,全面實施互聯網與線下業態的深度融合,創新、改造農牧產業、食品加工制造業,持續整合產業鏈,優化供應鏈,重構價值鏈,持續完善開放共享、創新創業、共生共贏的智慧生鮮供應鏈生態圈。